法界佛教总会‧DRBA Logo

高僧传─百日禅系列(二)

化老和尚开示于1970年11月15日~1971年4月14日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

达摩蜜多法师(昙摩蜜多)  

南朝‧刘宋‧上定林寺

◎宣化上人19701220日讲于三藩市佛教讲堂

这位法师所注重的就是参禅,他教化人也是令人参禅。他带著四众弟子很虔诚地修行,当时有一百多人在他那儿开悟。

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位高僧,这位高僧叫什么名字呢?叫达摩蜜多(注1)。达摩是法,蜜多是秀,就是法秀。他是罽宾国的人,年七岁的时候就非常聪明,欢喜佛法。这个时候,他聪明绝顶,见到僧人就欢喜得不得了。每逢僧人在那儿念经,他就跪在那个地方听经;僧人在那地方拜佛,他也就随著拜佛;高兴得不得了,就欢喜看这个。一天到晚,跑到庙上去玩,学著拜佛念经。他父母一看这种情形,就很奇怪的,说:“哦,这个小孩子怎么专门欢喜到庙上去拜佛念经,学出家人这种行为呢?”于是乎在七岁那时候,父亲、母亲就叫他出家了。

在罽宾国,当时很多证圣果的僧人,所以他遇到很多的明师;明师就是明眼善知识。因为遇到了很多的善知识,所以他修行就很虔诚的,不是像普通那种修道马马虎虎地,过一天算一天,光阴都随随便便就空过去了。他不是!他是昼夜都不休息,诵经、念佛、拜佛,拜得辛苦了,就坐那地方参禅习定,或者稍微坐著睡一睡,又继续来学习佛法,他不分昼夜这么样来学习佛法。因为他学习佛法这么样诚心,就有大智慧。在十八岁的时候,就为人讲说佛法,并且讲得非常奥妙,所有禅宗的道理,他也到甚深地境界上了。

这位禅师的相貌是很特别的,一生出来两个眉毛就连著,我们是两个眉毛,他的眉毛连到一起,所以一般人都称他叫“连眉禅师”。

这位禅师的志愿非常地远大,他愿意到每一个国家去弘扬佛法,所以他所到的国家有二十几个,到处去宣扬佛法来教化众生。有一次,他到龟兹国,在没有到的前一天,这位国王就作了一个梦,有神人来告诉国王,说:“明天有一位有大福德的人,要到你国家来,你应该对这位福德人广修供养,种福田。”国王醒来觉得这个梦是很清楚的,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梦。于是乎就命令边界守关 customs 的人要特别注意,今天无论有什么特别的人,入到国境来,就赶快用快马来报告。快马就是“八百里换马不换人”这种的快报,那时候因为没有电报,只可以用马,这匹马跑一百里,到那儿换另外一匹马,骑著新马又跑一百里,又换一匹马,这一天可以跑八百里,就用这种的方法来报告国王。

果然就有一位和尚来了,于是乎海关的官员就赶快报告国王去了。国王听说有一位沙门来了,大约就是这位大福德人,就亲自到城外去迎接,出城十里路这么远去欢迎。欢迎到了,就请到宫里来供斋,这文武百官一起跟著吃斋。吃斋之后,国王就跟著法秀禅师(即达摩蜜多法师)受了五戒,用四事供养,这种礼序是很丰隆的,用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汤药这四种的东西来供养法师。本来这位法师不志在吃好东西,也不志在穿好衣服,也不志在住好房子,也不志在得丰富的供养,他很随便的,无拘无束。

在这儿住了几年,蜜多法师就又想走了。这个时候,神又託梦给这位国王,说是:“这大福德的人要走了,你知道吗?你所种的福田就是这么多了。”国王有这么一种梦,就猛然惊觉了。醒了,一询问文武百官,果然达摩蜜多法师就一定要走了。国王就带著文武百官,跪到达摩蜜多法师的面前挽留他,不叫他走。国王和百官都这么样诚心请求这法师,叫他不要走,可是这位法师一定要走,怎么样留他也不住了,他说:“我在你这儿因缘已经够了。”于是乎就走了。

一走就走到了中国敦煌这个地方,他经过流沙的地方,很远很远都没有人,很不容易度过的。到了敦煌,在敦煌那个地方,他开闢造了一个寺院——他在那个地方把地平一平,造了一座精舍,种了一千棵奈子树,又开闢了一百多亩地,在那个地方耕种,来教化中国的众生。他作的道场,作得非常地好,又有花园,又有水池,很美丽。所以在千里之外,都有出家人、在家人来到他这儿修行,学习禅法。这是蜜多法师由罽宾国到龟兹,由龟兹到中国大概的情形。

虽然在敦煌他造了一座精舍,以后他又不在那儿住了。又走到凉州,凉州就是现在新疆那一带,在那个地方又造了一座精舍,大家在那儿参禅。这时候,甚至于万里地以外的沙门都来亲近他,都来同他在一起修行。他在那儿提倡禅宗的道理特别地兴盛。以后,他又听说宋朝(刘宋)南京这个地方佛法很兴盛,就想到南京那一带去传法。

在宋元嘉元年的时候,他就从新疆那儿到了四川,从四川又到荆州,荆州就是湖北那一带。他住在长沙市,又造了一个大禅堂,这个大禅堂可以住一千人的样子。在这个地方,他有一种很灵感的事情,也就像康僧会法师似的。什么灵感呢?他听说过去康僧会法师在孙权那个时代,求舍利得到舍利。他也带著一班徒弟在这儿设了一个法坛,求佛的舍利。他没有经过三个礼拜的期间,只经过一个礼拜,就得到一颗舍利,掉到那个盘里头,发出很大的声音,然后这舍利昼夜都放光。所以当时他的门徒和一般修道的出家、在家人,这都特别发心,都觉得这是特别的灵瑞,一种特别稀有的事情。大家都很虔诚地修行,当时有一百多人在那儿开悟。

以后他从荆州又向东走,就到南京了。他方才(刚刚)到南京的时候,住在中兴寺,过了一个时期,又到祇洹寺去住。当时法秀禅师的声名,所有中国的出家人都知道这是最有道德的一位禅师,所以很多人都去亲近他,和他在一起来修行,听他讲经说法。

在中国那时候有魏,又有宋,很多国家都欢迎他去。他到南京之后,上至皇帝和皇后——皇后姓袁,还有太子、公主都请他到宫里边去供养,请他来给受三皈五戒,所以在当时佛法非常兴盛。谁去看他的,去拜这位法师的人,都要在一个礼拜以前就报名make an appointment(预约),不是一个礼拜以前报名就见不著他。即使一个礼拜以前报名,都还要排到或者一个礼拜、两个礼拜、三个礼拜之后才可以见著这位法师,所以在当时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。

在祇洹寺,他翻译出来有《禅经》,又有《普贤观》,又有《虚空藏观》(注2)等等的。他所注重的就是参禅,他教化人也是令人参禅。所以在几千里以外都写信请教他,在当时一般的人都叫他大禅师。

当时有一位会稽的太守住在平昌那个地方,叫孟顗。这位太守虽是个作官的,但是他相信佛法,以佛教为己任,听说这位法师这么大的声名,所以就请他到平昌一起研究佛法。当时在中国这地方人信什么呢?信巫祝。巫祝就是有鬼上到他身上来,会说话,什么事情他都知道。因为什么事情他都知道,所以一般人就认为这是有神通,都相信巫祝。这巫祝就是给你说几句好话,譬如你生小孩子,他就给你说:“这个小孩子,长命百岁,快高长大。”给说吉祥话,就欢喜给人讲这个话。那么昙摩蜜多禅师到这儿来,把这种风气都给改了,因为他以妙法来教化众生,众生都知道巫祝是不对的,这不是正法。譬如这家皈依三宝,不信巫祝了;那家也皈依三宝,也不信巫祝了;大家都皈依三宝,都不相信巫祝了,把这种风气都改了,这是当时的情形。

他和孟顗在一起经过三几年的时间,以后又回到南京,住在锺山定林下寺。他认为定林下寺地势很低,接近水不太好,所以又在锺山的上边找了一块地,他说:“这块地方和嵩山、华山差不多那种环境。”所以他又造了一座定林上寺。造定林上寺的时候,地方的老百姓都来帮忙造寺,没有好久就把寺院给造成功了,老百姓都争著来供养他。当时所有各处的佛教徒,都知道他是一位大善知识,所以都来亲近法秀禅师,甚至从一万里地以外来亲近他,在这儿修行。

这位法师从罽宾国一开始到龟兹国的时候,有一位在印度的迦毘罗神王,这神王也就是个护法,来护送著他,保护著他。等到他从罽宾国到龟兹国半路上的时候,这位神王就现一个天大将军身,向他告辞,说他要回印度去了。法秀禅师就对这位护法善神说:“你的神力变化无穷,如意自在,随你愿意怎样就能怎样,你又何必回去呢?为什么你不跟著我去呢?”他这样说完,这位护法善神就隐起来,把身体又收起来没有了。等达摩蜜多禅师到了南京,在锺山把定林上寺造妥了,就把迦毘罗神王像画到牆上。很奇怪地,常常就有人听见这位护法善神说话,有人在这儿求什么事情就很有感应,都很灵验的。

在元嘉十九年七月初六这一天,达摩蜜多禅师结跏趺坐,告诉大家说:“我今天要走了。”正在同大家说法,还没说完哪,他坐在那地方就go to Nirvana入涅槃了,这时候他八十七岁。他那坟墓还在南京锺山定林上寺的前边。

那么听这些高僧,我们自己要想一想,愿意学哪一位高僧?愿意学哪一位矮僧?愿意学哪一位不高不矮的僧?是愿意学一个圣僧?是愿意学一个凡夫僧?是愿意学一个精进的僧?是愿意作一个懒惰的僧?自己要想一想,不是听完了就没有事了,像耳边的风,从这个耳朵吹进来,从那个耳朵又出去了,过耳不留,连个影子都没有了,这样子我给你们讲就白讲了。你们要是能把每一位高僧的样子、声音、肖貌,他修行的定力、慧力,和守戒的戒力,都能画出一个模型来,作自己的一个榜样。这样子,在这个国家里头就会出很多的高僧,很多的圣僧,很多的精进僧,很多不可思议的神通僧。要是不这样子呢,恐怕就凡夫僧都没有了。

所以在美国佛教一个开始正法的时期,我们应该作人的领袖,不要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,堕落一点也不要紧,不要这样子!这个居士也都要作维摩居士,作须达多居士。《金刚经》不有须达多居士修祇树给孤独园?他用金砖铺地,造了一个佈金寺。要作须达多,要作维摩诘。维摩诘虽然是个居士,但是他的神通比这一些个大阿罗汉都大,把舍利弗尊者那么聪明的人都给问得没有话讲。那么作须达多居士,能以一种真心来拥护三宝,这是最需要的。现在在这个国家就应该有这些个居士、这些个法师,所以藉禅七的时间给你们讲高僧传,我拣最好最好的讲,最值得人效法学习的这些高僧来讲给你们听。恐怕高僧传从来也没有人讲,没有人一个一个地介绍给大家,这也是这个世界头一次。果瞻说我们这儿作什么都是头一次,这的确是真实不虚的,我们这儿什么都是头一次。

(注1):“达摩蜜多”,亦作昙摩蜜多。
昙摩蜜多,此云法秀,罽宾人也。年至七岁神明澄正,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。其亲爱而异之,遂令出家。罽宾多出圣达,屡值明师,博贯群经,特深禅法,所得门户极甚微奥。为人沉邃有慧解,仪轨详正。生而连眉,故世号“连眉禅师”。——《高僧传》卷第三

(注2):即为《五门禅经要用法》、《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》、《观虚空藏菩萨经》。
 

 

▲Top

法界佛教总会‧DRBA / BTTS / DRBU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